浙江在线网 > 汽车科技 > 正文
从英雄部队走来的公安作家
时间:2020-03-31 14:34:14 来源:互联网

炮兵第三十六团退役军人、原南通市交巡警支队副支队长保晓冲素描

保晓冲,蒙古族,1950年生,1972年应征入伍,在董存瑞生前部队炮兵第十一师所属第三十六团服役至1978年,退伍回到故乡南通,并入职成为一名交通警察。从警30多年来,他先后担任过大(支)队政工秘书股(科)长、基层警队的指导员、大队长,市交巡警支队的副支队长等职,一级警衔。2011年退休后,任交警支队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市少数民族联谊会副会长、市老科协政法分会秘书长。同时,他还是中国警察学会、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江苏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和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

从英雄部队走来的保晓冲,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也不管遇到什么坎坷,笔耕不辍的良好习惯始终不变。在部队,他从训练间隙写萝卜条、豆腐块的小稿起步,被抽调到团政治处宣传股当报道员,参加并撰写了许多反映部队实弹演习、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的重要稿件,经常见诸于军内外报刊,成为师团知名的新闻报道骨干。退役入警后,他以交通安全管理为平台,工作之余辛勤耕耘,先后在报刊发表稿件近万篇,出版发行了《阿晓随笔》、《路上的血与泪》、《路上的报告》、《路上的卫士》、《路上的辉煌》、《蒙子集》、《濠西夜话》等个人著书9本、为单位和他人执编出版22本,还参与编写或编辑《江苏省交通安全手册》《交巡警队长手册》等工具书多本。

江苏省南通市唯一一份都市类晚报《江海晚报》2015年11月10日曾用整整一个版的篇幅,发表了一篇通栏大标题的人物写真《时代歌手公安作家保晓冲》。文中有这样一段尤其令人过目难忘:提起保晓冲,南通文学界,尤其是新闻界,几乎无人不晓。因为在他的人生征途中,他还创造了许多个闪光的第一:如第一个成为市、省乃至全国公安巡警系统中副支队长在全国、省、市媒体录用各类稿件最多(8000多篇),获奖最多(被评为等级奖的作品66篇、幅),受表彰最多(被评为优秀特约记者、通讯员31次)的人;第一个为我市公安战线编导了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电视剧系列片,并先后在中央、省、市电视台播放;第一个为本市公安系统创作了歌词《交警之歌》,获市歌曲优秀奖;第一个为我市公安创下新闻报道稿上《人民日报》、《人民公安》杂志等中央媒体的纪录,他撰写的以北街路口执勤民警护送学生儿童安全为主题报告文学《他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荣获全省五四征文特等奖;第一个早在1991年就成为我 市业余新闻工作者拿到记者职称(中级)资格证书的人。

纵览保晓冲的作品,大多与他从事并执著热爱的事业有关。现代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交通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交通阻塞、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不断加剧,又对交通管理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处于这对矛盾旋涡中的保晓冲,以独特的视角、犀利的笔锋,展开了与交通违章搏击、为规范和建设文明、现代交通鼓与呼的战斗。他不仅撰写了《是谁夺去了小华的生命》、《婚期忙葬礼,车祸拆鸳鸯》、《好惨!七龄童被碾碎在马路上!》、《醉汉开车闯祸记》、《市区私人摩托肇事严重》、《九龄大客车在烈火中毁灭》、《全家福毁于一瞬间》、《路况一年比一年好,车祸一年比一年多》等带血的警示篇,而且从众多事故教训、无数交管实践中总结提炼撰写了8篇如何治理交通秩序的系列论文:《城市交通秩序如何治,重点整顿三位老爷城市交通变奏曲之一》、《城市行路难挤、挖、占路多城市交通变奏曲之二》、《碰碰擦擦与惨祸临头城市交通变奏曲之三》、《摩托车、暴走族、日本侯城市交通变奏曲之四》、《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至关重要城市交通变奏曲之五》、《让我们的城市安静些城市交通变奏曲之六》、《车祸,破坏了多少家庭幸福城市交通变奏曲之七》、《综合治理城市交通势在必行城市交通变奏曲之八》。这八篇论文,不仅在公安战线的内部刊物发表,当地的《南通日报》也相继逐篇连载。

保晓冲的笔,不仅如犀利的匕首,直指交通管理的血案和教训,而且也像暖阳下的春风褒扬交管阵地上的功臣和经验。他撰写的《他和他的岗亭》、《生命不息、站岗不止的蔡指导员》、《洒向道路都是爱》、《功臣交警仲捷》、《追忆班长陆善新》、《怀念徐大队长》等一篇篇典型报道稿件,先后刊登在《南通日报》、《江海晚报》、《城市交通管理》杂志、《中国市容报》、《南通法苑》杂志、《人民公安报》等报刊上。这些交管战线名不见经传的人与事,通过保晓冲的笔和媒体的宣传,不仅成为许多单位弘扬正气的教材,而且成为广大交警学习效仿的榜样,甚至在百姓的日常谈资中也占上了一席之地。对交警队伍中发现的工作经验,保晓冲如获至宝,必总结、提炼、宣传而后快。一次,保晓冲在当地一份报纸上发现,一大队民警朱毅不仅立功事迹突出感人,而且执勤中的工作方法也特别感人,很有推广价值,便想方设法找到他,帮助总结归纳了执勤工作十二法:指挥手势规范形象工作法、礼貌纠违不卑不亢文明工作法、区别对象揣准心理灵活工作法、疑难违章不求快急忍耐工作法、眼观六路腿跑不息工作法、高峰站点平峰巡线科学工作法、严格管理秉公执法公正工作法、条款熟记依法行政质高工作法、宣传在先教育为主舆论工作法、发动群众警民共建联手工作法、牢记宗旨为民服务爱心工作法、既管交通又管治安多能工作法。《我荐朱毅工作法》对这十二法的经验归纳,不仅被《南通交巡警》和《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刊用,而且得到上级警局领导的高度重视、肯定和赞扬。许多同事学了朱毅的十二工作法,有效提高了交管执勤的质量和效率。

熟悉保晓冲的人都说,保支的作品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其实,他的理论根基,全部来自于他扎实的工作实践和对交巡警工作规律的不懈探索。比如,保晓冲有一篇得到上下公认、并刊载于《法学论文选》的力作《浅论南通市城市交通管理》,文中关于城市交通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论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来自对城市交通现状的深入调研,从城市道路建设缓慢、占道问题严重、公共交通落后、自行车和私人摩托及轻骑车增长迅猛、交通管理技术落后、交通民警量缺质差等六个方面,列出了具体的问题和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依靠党委政府,建立由副市长挂帅、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的权威组织,大力推进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努力减少非交通占用道路;逐步改革城市交通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行交通安全责任制,依靠单位和群众管交通;把城市交通管理纳入法治的轨道;不断提高科学管理城市交通的水平;强化机动车和驾驶员的管理;加快实现交通管理现代化;加强交通民警队伍建设等十条对策,并进一步提出了近远期城市交通管理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六个方面规划设想。再如,一段时间内,保晓冲连续撰写和发表了多篇调研报告:《公安交警亟待建立健全政工组织机构》、《交警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浅谈在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十二法》等,原因何在?了解他的同志介绍说,保晓冲发现当时一些单位重业务、轻政工的现象相当严重,有的甚至把老弱多病的干警调整到政工岗位上,一刀切地规定业务主管必须是一把手针对此类现象,保晓冲为拿出解决办法,数次深入机关、基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论文中的现象揭摆、原因剖析、整改对策,都是他深入调查、精心分析、提炼归纳的结晶。

谈及保晓冲的作品,许多与他共过事,特别是当过他领导的同志,还有一个特别深刻的印象,认为保晓冲的很多作品,成了党委支部和单位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南通市委员会副主席陈冠球,在为保晓冲著书《路上的报告》所作的序言中写道:在与保晓冲相识的18年里,有三件事使我记忆尤深。一是在1985年,交警大队通过近两年时间的教育整顿,队伍面貌一新,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但对姚港路口岗亭和执勤班长童桂坤能否荣立集体和个人三等功、车管所民警陈奎明能否报公安部著书刊文表彰,内部产生异议。当时,我约请晓冲了解情况,是他用调查核准的事迹坚定了我拍板的决心;二是晓冲撰写的诸多调研报告,发挥了想不到的作用。如,1987年由我签发明传电报,指令各县公安局全力配合晓冲了解交通监理机构和人员情况,他用了1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调研报告,为交通监理部门成建制辖归公安,顺利实行城乡道路交通管理由公安机关统一负责的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如,1988年由他撰写的市区交通安全及交警身体健康的情况调查报告,很快得到时任市委书记吴镕的亲笔批示,使交警工作得到高度重视、交警待遇得到新的提高。再如,2000年由他撰写的《苏南城市交通管理设施电费并非由公安机关支付》的调研报告,在市政协《各界反映》第21期刊登后很快得到市委宋家新副书记的支持,解决了长期以来公安机关每年不堪承受的百万电费包袱;三是1990年前后,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和市委、市政法委的负责同志多次商调晓冲。但他每每婉言谢绝,不肯离开南通公安、不肯脱下公安服装,乃至下基层警队宁可吃大苦、受大累,也始终不渝地固守公安交通管理阵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回眸、细品保晓冲在交通管理岗位撰写和创作的书稿,我们同时又不得不问:晓冲著书撰稿如此丰产、优产,动力何在?也许,保晓冲在董存瑞部队、炮兵十一师战友回忆录《军魂》一书中的一篇文章,给了我们无声胜有声的最佳答案!保晓冲在《军魂》一书中的这篇文章,题目是难忘我当兵所在部队的全国战斗英雄。文中饱含深情地写道: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这支部队已从历史上消失,在她军旗下的数万官兵也各奔东西,但我们依然怀念老部队曾经的光荣历程、辉煌历史和闻名全军的四位全国战斗英雄,并铭记心间、永远难忘、坚定信仰、激励前行!

(附注:文中所述四位全国战斗英雄,分别是:[1]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2]郅顺义:曾掩护董存瑞炸碉堡,立大功四次,某师副政委;[3]郭俊卿,女,电影《战火里的青春》中高山副排长的原型,立特等功一次、大功三次,历任某部政治指导员、代协理员等,出席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是唯一的女代表,被誉为二十世纪的花木兰;[4]杨世南,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期间,曾孤身俘敌300余人,先后八次负伤,立特等功一次、大功六次,第四野战军授予其孤胆英雄荣誉称号。)(张妙奇) 联系电话15951958885

(编辑:王林)

分享到:
① 浙江在线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站长,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浙江在线网 新闻聚集 浙江头条 理财投资 休闲娱乐 家居房产 健康体育 消费生活 文化公益 汽车科技 微商创业